展覽及其他活動 > 展覽 > 中國木結構建築藝術 > 太和殿
 
太和殿
    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太和殿又稱金鑾寶殿。是故宮最偉大的宮殿,是皇權尊嚴的象徵,是中國現存尺度最巨大的木構宮殿。於明永樂18年(公元1420年)建成,初名奉天殿,後改皇極,至清又改名太和;到清乾隆30年(公元1765年)重新大修。在三個半世紀中數度改建,而基本保持原有面貌。 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太和殿的建構文化原型是《周易》的乾卦九五爻。依《周易》乾為陽,乾為龍,乾是帝皇之象徵。九五爻為「得正」之爻,後來由此稱皇帝為「九五之尊」,故始建時以面闊九間,進深五間設計,是富有文化內蘊的。清康熙8年(公元1689年)改建為面寬十一間,「十一」是「九」這一陽數之極的強調,意在宣揚皇威帝德,與前朝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  
         
 

        太和殿屋頂作重檐廡殿式,是中國倫理品位意義的最高級。前有寬闊月台,下臨廣大殿庭,皇帝在這裡舉行登極大典,大婚,冊立皇后;亦供元旦、冬至、大朝會和其它大典之用。殿寬60.1米,縱深33.33米,高35.05米。

        高大、雄偉的太和殿雄踞於正北三層高達7.8米的漢白玉欄杆環繞著,面積為2371平方米的須彌座之上,勢如磐石又氣宇軒昂,以象徵皇權的穩固。殿身共有七十二根立柱,寓崇「九」之意。前簷設前廊,進深為一間,殿前有大平台,向南突出丹陛之上,陳列十八座銅鼎,不僅有寓「九」之意,而鼎為國家社稷之重器,又設銅龜、銅鶴各一對,象徵國運永久、吉祥。又置日圭,嘉量各一,是古老神聖,敬天制地,經緯天地之文化意蘊的表現,氣勢宏大,威懾精神,極為莊嚴。唐代詩人駱賓王曾說:「不睹皇居壯,安知天子尊」。進入太和殿,殿內六根蟠龍金柱,巨柱頂天立地一般,柱間設寶座,這寶座象徵皇權的威尊。太和殿的文化屬性,雖然為陽,但不能只追求唯陽無陰的境界。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;陰陽調和,看重的是一個「和」字。此殿稱太和,「太和」者,大和也。《周易》有云:「保合大和。」是宇宙、人生、生命的美好境界。太和殿庭院的氣氛,精神基調是莊重威嚴之中,蘊含壯闊與平和。平和寓含著「樂」、「樂統同」,強調社會的統一,維繫民心的和諧安定。它的藝術成就,是中國建築藝術的驕傲。

 
rel_article
list 中國木構建築藝術館
list 佛光寺東大殿
list 南禪寺大殿
list 有關寺
list 佛宮寺釋迦塔─山西應縣木塔
list 關於塔
list 天津獨樂寺觀音閣
list 木構建築及小品:概論
list 唐代建築:屋頂的藝術、斗栱和柱
list 中國木建築藝術
 
 
top_button
Nan Lian Garden